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出现黄疸表现的一种病症,常见于出生后1至2天内。生理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无法有效处理体内的胆红素,导致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出现黄疸表现的一种病症,常见于出生后1至2天内。以下是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几个常见原因:
1. 生理性黄疸:大多数新生儿都会出现生理性黄疸,约在出生后2至3天内出现,持续1至2周左右。生理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无法有效处理体内的胆红素,导致黄疸。
2. 母婴血型不相合:母婴之间血型不相合(如母亲O型血,婴儿A型或B型血)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血型不相合性黄疸。这是因为母亲的抗体可能进入胎儿的血液中,破坏胎儿红细胞,释放大量胆红素。
3. 母婴Rh血型不合:如果母亲Rh阴性,而婴儿是Rh阳性,母体抗体可能会攻击胎儿的红细胞,导致溶血性黄疸。
4. 其他疾病:一些疾病或病因也可能导致新生儿黄疸,如感染、甲状腺问题、出血等。
如果婴儿出现黄疸,应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