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鼓励人口增长,认为大人口是国家建设的力量源泉。大力推行晚婚晚育政策,鼓励生育。1979年,在人口继续增长和经济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实行了一胎化政策,即规定城市家庭和大部分农村家庭只能生育一个孩子。由于强制性措施的存在,这一阶段的计划生育政策也被外界称为“计划生育”的象征。2002年,政府宣布放开计划生育政策,允许部分夫妇生育第二个孩子。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演变:
1. 1950年代初:鼓励人口增长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鼓励人口增长,认为大人口是国家建设的力量源泉。大力推行晚婚晚育政策,鼓励生育。
2. 1950年代末-1960年代:限制人口增长阶段。1950年代末,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导致经济压力加大,政府开始实行限制人口增长的政策,鼓励控制生育率,实行晚婚晚育、避孕和堕胎等措施。
3. 1970年代初-1980年代末:严格的计划生育阶段。1979年,在人口继续增长和经济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实行了一胎化政策,即规定城市家庭和大部分农村家庭只能生育一个孩子。由于强制性措施的存在,这一阶段的计划生育政策也被外界称为“计划生育”的象征。
4. 1980年代末-1990年代末:放宽限制的阶段。1984年,政府开始逐步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允许一些特定条件下的夫妇生育第二个孩子。1990年代,政府进一步放宽政策,允许某些农村家庭生育两个孩子。
5. 2000年代至今:全面放开阶段。2002年,政府宣布放开计划生育政策,允许部分夫妇生育第二个孩子。2013年,政府进一步宣布全面放开计划生育政策,允许夫妇都为独生子女的夫妻可以生育两个孩子。
总的来说,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演变经历了由鼓励人口增长到限制人口增长再到放宽限制的过程,由强制性措施到逐步放开。这些变化主要是受到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社会经济变迁以及人口结构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