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宝贝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婴儿护理

治疗小儿咳嗽最有效的偏方大全

时间:2023-09-03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2 栏目名: 婴儿护理

每天服用数次,有缓解小儿咳嗽、润肺的作用。待温热时让孩子饮用。雪梨有润肺止咳的作用,红糖和葱白有散寒、祛痰的功效。紫菜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化痰的作用。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偏方,但请注意,每个儿童体质不同,对偏方的适应性也不同。如果小儿咳嗽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病情加剧,请及时就医。

小儿咳嗽是儿科常见病,除了药物治疗,还可以尝试一些偏方来缓解症状。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有效偏方大全:

1. 梨汁:取适量鲜梨,榨汁后加入适量蜂蜜,让孩子饮用。梨汁有润肺止咳的作用。

2. 柚子蜂蜜水:将柚子切片,加入适量蜂蜜和温水,浸泡片刻后服用。柚子具有祛痰止咳的功效,可以缓解小儿咳嗽。

3. 枇杷膏:大枇杷叶捣碎煮沸,加入适量冰糖,熬成糊状。每天服用数次,有缓解小儿咳嗽、润肺的作用。

4. 干姜糖水:取适量干姜片,加入适量冰糖煮沸,饮用。干姜具有辛温散寒、祛痰止咳的功效。

5. 葱姜汤:取适量生姜和小葱,放入热水中煮沸,加入适量食盐。待温热时让孩子饮用。生姜和葱都有祛痰止咳的作用。

6. 蜂蜜水:将适量蜂蜜加入适量温水,搅拌均匀后让孩子饮用。蜂蜜有润肺止咳的作用。

7. 百合莲子粥:取适量百合、莲子、粳米,一起煮成粥状后让孩子食用。百合和莲子有润肺止咳、清热化痰的作用。

8. 雪梨雪梨砂糖葱汤:将雪梨去皮核,放入锅中煮沸,加入适量红糖和葱白,煮成糖水状。待温热时让孩子饮用。雪梨有润肺止咳的作用,红糖和葱白有散寒、祛痰的功效。

9. 紫菜粥:取适量紫菜、粳米,一起煮成粥状后让孩子食用。紫菜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化痰的作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偏方,但请注意,每个儿童体质不同,对偏方的适应性也不同。如果小儿咳嗽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病情加剧,请及时就医。

    推荐阅读
  • 一岁半宝宝腹泻怎么办

    如果宝宝的腹泻症状持续或加重,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家长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 三大功能营养素指的是什么

    三大功能营养素是指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种营养素是人体所需的主要能量来源,也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脂肪提供能量和维持细胞健康,蛋白质参与组织修复和代谢过程。

  • 婴儿死亡原因前十位

    1.先天性畸形2.新生儿窒息3.早产/低出生体重4.感染5.新生儿脑损伤6.呼吸系統疾病7.非意外性创伤8.新生儿出血性疾病9.新生儿肝硬化10.心脏病。

  • 营养补充剂有哪些

    营养补充剂是一种通过口服或注射等方式补充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产品。常见的营养补充剂包括:1.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等。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和使用营养补充剂时应遵循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同时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以免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 婴幼儿老是打嗝怎么办

    打嗝是婴幼儿身体正常的反应之一,但若打嗝太频繁或持续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吃食和睡眠。让宝宝直立或半躺着喂奶,且喂奶时嘴部要紧贴母亲乳头,减少吞气。将奶嘴放在宝宝嘴边,让宝宝主动吸吮,不要把奶水迫到宝宝口中。避免在喂奶过程中抖动宝宝,也不要在喂奶后立即带宝宝活动,以免造成胃部不适。如果宝宝打嗝严重或无法缓解,请及时就医。

  • 婴儿呼吸急促手脚抖动怎么回事

    2.呼吸道感染:婴儿可能会感染呼吸道病毒或细菌,导致呼吸急促和手脚抖动。

  • 早产的前兆是什么样的

    早产的前兆是指孕妇在怀孕过程中体验到的可能发生早产的征兆。如果孕妇出现以上的早产前兆,应立即向医生咨询,以便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 早产儿是指胎龄

    早产儿是指在孕期37周之前出生的婴儿。正常妊娠的时长为40周,因此早产儿的胎龄相对较短。早产儿出生时可能会面临一系列健康问题,因为他们的器官和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医生会对早产儿进行特别的监护和照料,以促进他们的发育和健康。

  • 难产假

    难产假是指产妇分娩过程中发生并发症、难产的情况下,需要额外休假的假期。难产是指分娩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问题,如胎位不正、产程延长、宫缩乏力等,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或手术干预的情况。雇主或劳动保险机构将根据医生证明和相关规定来批准或决定难产假的休假时间。难产假的休假期间,产妇可以得到和产假相似的福利待遇,如工资补助或医疗保险待遇。

  • 婴儿取名字女孩2023

    以下是一些适合女孩的2023年婴儿名字:1.梦悦2.苏瑶3.紫菡4.雨萱5.莉安6.柔婉7.婉娜8.柚子9.琪琪10.清儿11.露雪12.紫萱13.思蕊14.芳华15.诗妍16.云渊17.海雪18.玲琅19.千珂20.美可注意:选择孩子的名字时,请考虑到其含义、音韵美感以及文化背景。建议咨询家族长辈或语言专家。